史上最强崇祯

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悬一线,亲征续命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体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章

    崇祯十八年夏,大顺永昌皇帝李自成在西安誓师,率领号称百万的大顺军第二次东征。

    这次东征,李自成采取了崇祯十七年在代州时军师李岩“避实击虚,以夺取京师为重”的建议,避开宁武军与西北大营的新军,绕过明军重兵防御的宣大一带,直奔太原。

    以牛金星的话说,此次大顺军主要目的不是与明军决战,而是夺下固关,进可直趋真、保两地,转瞬达京师,退亦可守住山西大半,为来年三征做准备。

    其实让崇祯皇帝气愤的不是太原失陷,却是往日只知一味强取豪夺的李自成,现如今竟然也学会了稳扎稳打,留有退路。

    说起来也是有些好笑,明廷内部矛盾重重,关外的鞑清和陕西的大顺亦是如此,崇祯皇帝所处的京师,是多尔衮和李自成为了争夺天下都必须拿下的地方。

    这个情况,后世穿越而来的崇祯自是心知肚明。

    现在的正统和大义名号是朝廷,谁第一个拿下北京,谁第一个逼自己挂上东南枝,那就是占据了应天之名,所以李自成为了转移大顺军内部日益严重的矛盾,便开启这所谓的第二次东征。

    这种事自古多有之,每当王朝、国家内部矛盾无法调和之时,要么是以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达到调和的目的,要么就是和李自成如今做法一样,发动战争来转移注意力。

    李自成誓师后的头一个月,大明五省总督陈奇瑜檄立即做出部署,檄五省明军会同西北大营新军于固关,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太原,斩杀牛万才,招降蔺养成,可谓是风光一时。

    然而好景不长,攻克太原之后的明军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军将自相倾轧的老毛病。

    军将们本就是由于陈奇瑜本人的威望和崇祯皇帝如今声威日隆才会前来,在明面上他们都是有说有笑,但各自都是军阀,完全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所谓一拍即散,便是如此。

    真正的导火索还是宣府镇总兵高杰与大同镇总兵白广恩部下发生的火拼,他们两个和唐通都是甲申年崇祯皇帝为了扭转历史大力扶持出来忠于皇室的军将。

    事实上,他们三人各有功勋,确确实实达到了扭转历史的目的。


    只要皇帝信任,他们在大义上的决定上从不含糊,但三个人之间的各种新仇旧恨根本不是轻易就能调和的,崇祯皇帝不能用几次召见做到,陈奇瑜纵是军事天才,也同样无法在短短数年之间感化。

    李自成率大顺军主力进至汾州时,便是听闻太原明军发生火拼的事。

    白广恩和高杰之间的矛盾属实已经达到陈奇瑜都无法调和的地步,其部下自然都是乌鸦一般黑,他们两人还没说什么,宣大两镇兵马却已经在私下开始火拼。

    与此同时,其余明军也是尽数乱起,各个军将制止不及,再加上有些军将暗自促成这种情况,一时间,陈奇瑜所发放的总督檄令彷如无物。

    十余万官军摇身一变,立即成了十恶不赦的贼军。

    他们踹开百姓房门,当街奸女,无恶不作,城内随之十室九空,刚刚恢复生产没有多久的太原城再遭劫难,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据说身在汾州城内的李自成听闻消息,当即就是拍案大笑,连道是暴明将亡,天佑大顺,即派刘宗敏领十万大顺军先行,他自己则是在后点齐其余兵马稳步前进。

    刘宗敏心知此乃天赐良机,自领数千老营马队为先锋,率大顺军星夜兼程赶到太原城下。

    崇祯十八年十二月中旬,正当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进至清源县的时候,前方传来战报,说是汝候刘宗敏率十万大顺军势如破竹,一举攻克太原重镇。

    太原此役,明军大败。

    两名总兵官战死,刘宗敏生擒参将三人,大顺军斩首两千有余,先行进至太原的刘宗敏部老营更每三个人,就有一人的枪尖上悬挂着尚在滴血的首级。

    自固关出征号称二十万的明军,如今逃回去的真实人数不足五万,已经不成气候。

    白广恩收拢残部两万余人马不停蹄逃至宁武关与周遇吉所部宁武军会合,高杰则是与山东总兵牟文绶等人保护陈奇瑜连夜逃回固关。

    陈奇瑜回到固关后的第一时间便是写了两份奏折,一是自述罪过,请辞问罪,二则



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悬一线,亲征续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章
相关:  扫明  大明1629  逆明小兵传奇  无边大明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庶子成皇    百世契约:药妃,宠不停  武道凌天  新白蛇问仙  抠神  蜀汉之庄稼汉  
同类最热
搜"史上最强崇祯"
360搜"史上最强崇祯"
语言选择